台港澳媒体记者莅临曹州武校参观指导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3-05-08   浏览次数:1634

   5月8日,由台湾联合报、中时新闻网,香港经济导报、香港商报、凤凰网,澳门新华澳报和鲁网组成的鲁台港澳媒体记者采访团莅临我校参观指导。详细了解了梅花拳在我校的传承和开展情况,参观了新校区的校舍环境、学生生活环境、学习及训练情况,并观看了武术展演。

   菏泽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梅花拳是菏泽流传的主要拳种,习者众多。我们菏泽市曹州武术学校是“梅花拳传承基地”,为梅花拳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奉献。

 

梅花拳在我校的传承与发展

   梅花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梅花拳亦称梅拳、梅花桩,是祖国非常古老的传统拳种。据梅花拳经典《五护纲领》记载,早在公元前971年(周昭二十五年),梅花拳由“古佛”东方离在昆仑山所创,至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比中国文字历史还早130年。梅花拳史说,公元前479年(周敬王41年),王秋白、齐建文、楚庄明、宋定国、吴龙军、秦穆和六人创立“梅花五虎拳”。从此梅花拳有了传承谱系,拳谱记载至今已历200多代。

   菏泽是梅花拳最早的流传地域。梅花拳第三代祖师邹宏义最早从徐州传入山东菏泽,又从菏泽传到濮阳、大名、邯郸等地。菏泽由于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历朝历代兵燹烽火,百姓为了保家防身,多练武术。梅花拳因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受到菏泽人的喜爱,在清代乾隆年间已兴盛于菏泽民间。民国时期,梅花拳在菏泽极为兴盛。涌现了一大批梅花拳名家。菏泽梅花拳武术家吴体胖,在1928年10月国民政府中央国术馆组织的首届“全国国术考试”(俗称国术国考)中,与杨士文等5人代表菏泽参考。按照国术国考规定,取前15名为最优等;取前37名为优等。吴体胖获得优等。1949年吴体胖移居台湾,为梅花拳在台湾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菏泽梅花拳名家更是灿若群星,王守义、魏士可、麻均成、王松元、吴效新等,不可胜数。梅花拳、大洪拳和其他拳种武术在菏泽遍地开花,几乎村村有拳场,家家有武师,成为闻名全国的武术之乡。

   梅花拳与学校渊源深厚。民国时期,菏泽著名梅花拳武术家杨士文,在民国首届国术国考中,以深厚的梅花拳功夫力拔头筹,成为全国15名“最优等”获得者之一。1929年,菏泽设立“曹州国术馆”,这是全国设立较早的国术馆,杨士文受聘担任第一任曹州国术馆馆长。我校原称“曹州武术馆”,延续了“曹州国术馆”的血脉。国术馆馆长杨士文是学校的前辈。武馆老馆长贾龙升是杨士文的徒弟。1995年,曹州武术馆改称菏泽市曹州武术学校,贾其武校长,家学渊源,继承梅花拳传统,厚植梅花拳根基,使梅花拳在学校发扬光大。

   梅花拳融入学校武术教学。学校从1986年创办至今,近四十年来,一直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规定实施教学。在传统武术教学中,一直把梅花拳教学训练作为重要内容。历届学生除按照教学要求习练规定科目外,传统武术科目教学中都把梅花拳作为必修科目进行训练。学校对梅花拳教学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梅花拳研究会”,专司梅花拳拳理探析、动作挖掘和教学研究,把梅花拳文化研究和现代教研紧密结合起来,彰显民族性,凸显时代性,探析拳理拳术,探究文化要义,探索先进教法,引领推进了梅花拳教学的提升。

   继承和凸显梅花拳传统特色。梅花拳千百年薪火相传,形成了“渊源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在武术界独树一帜的传统拳种,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学校在传承梅花拳过程中,深刻认识梅花拳的文化内涵。梅花拳外分五势,合梅花五瓣之型,参梅花刚柔之气,寓天人合一之境;内融周易八卦为拳理、化阴阳五行为拳法、纳佛道儒三教之精华;取梅花于冬春交替之绽放、合先备先用之技击、含先知先觉之深意、达先发制胜之功效。学校在梅花拳具体教学中,积极继承和创新。一是突出基本功训练。融合现代体育的“跑跳投”小三项体能训练和普体训练,加强梅花拳 “丹凤朝阳”、“大鹏展翅”、“二郎担山”等“五势”梅花桩训练,凸显梅花拳大、中、小三种“八方步”和摆、扎、撤等三种“行步”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点、转、沉、挪、解、落、带、进”等梅花拳的各种手法,不断强化学生的梅花拳基本功。二是突出套路教学。教授学生梅花拳“头套捶”、“十六捶”、“大五腿”等众多套路,让学生领略梅花拳“体用兼备、内外兼修、文化深厚”的独特魅力。三是突出梅花拳器械训练。教授梅花枪、梅花刀、梅花鞭、梅花剑等梅花拳十八般兵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械进行训练,掌握梅花拳兵器的演练技巧。

梅花拳教学训练取得了显著成绩。以梅花拳教学为基础,融合现代体育教学,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文武兼修、体教融合、多点开花”的综合类体育院校。自2000年以来,大学升学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先后有数千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以及其他重点大学,涌现了多届菏泽市高考状元。先后为各类本科院校、体育专业队和企事业单位输送数万人才,培养出世界散打冠军白近斌、昆仑决70kg级冠军孔令丰等优秀武术体育人才。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牌5000余枚。仅在去年的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武术上,我校即获得6金6银8铜;在去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中,我校获得1金1铜。学校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坚持“体教融合”,创新了“武术+足球、冰球、藤球、毽球、田径”等特色体育。“功夫冰球”、“功夫冰球”、“功夫藤球”在全国比赛中争金夺银。“功夫足球”获得全国“体校杯”足球总决赛季军,市委书记、市长等市领导亲临火车站迎接;“功夫冰球”在山东省比赛中获得双冠军;“功夫藤球”在全国比赛中囊括了女子全部项目的三个冠军,将代表祖国参加亚洲藤球比赛。一大批优秀武术和特色体育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北京体育大学国家级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梅花拳为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以梅花拳教学训练为根基,积极传承和光大梅花拳,加强“梅花拳基地“建设,引领和驱动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现拥有新、老两个校区。去年投资7亿元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目前,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计150个教学班,在校师生8000余人,拥有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学训练及生活设施,具备文化教学、体育训练、全民健身、武术科研、人才培养、承接国家级大型比赛等多种功能。学校在近期将总投资达到三十亿元,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国家级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第二、第三期建设,充分发挥功能优势,依托专业的师资力量,科技保障、后勤服务、场馆设施、特色优势,建成“三基地四中心”,即:“国家级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梅花拳传承基地”、“科研、教学、比赛、培训、健身、休娱、旅游、康养一体化基地”;国家竞技体育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国际交流中心。

报名地址:

① 人民路校区(文武兼修):菏泽市鲁西新区兴隆路555号(8路车佃户屯医院站往南1公里路东)。

② 牡丹路校区(普通高中):菏泽市鲁西新区牡丹南路855号(乘8路公交车曹州武校站下车即到)。

咨询电话:0530-5185555 0530-5335576

邮 箱:hzszqxx@163.com           网 址:www.czwsg5.com

关于我们